2025年11月21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介绍,当前全国流感活动已进入较快上升期,有个别省份甚至已经达到了高流行水平。
彭质斌介绍,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化,也就是抗原漂移。正是因为这些小的“变化”会导致流感的流行,但是都还是季节性的流行水平,并不是所谓的变异越来越强,进化越来越强。现阶段,检出的病原体都是常见的已知病原体,没有发现由未知病原体或者由这个病原体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彭质斌表示,从监测数据来看,与上一流行季是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要流行株不同,2025-2026流行季是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要流行株,也存在着甲型H1N1亚型和B型(乙型)流感的共同流行,预计未来流感的活动还将进一步上升。
“当前,全国流感活动其实已经进入较快上升期阶段,多数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已经到了中流行水平,有个别省份甚至已经达到了高流行水平,全国报告的托幼机构、学校流感聚集性暴发疫情的数量是显著增加的,我们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5-14岁的病例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比其他年龄组显著增高。”彭质斌表示。
此前在11月10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现在已经进入初冬,受气温下降、病媒生物活跃程度降低等因素影响,结合传染病流行规律和疫情多渠道监测结果,目前,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鼻病毒感染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正在进入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大燕当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今年秋冬季我国流感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监测数据显示,往年开始进入流感流行季的时间一般都是在10-11月,个别年度也有9月份开始,流行高峰一般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依托中国流感监测系统,疾控部门对各地流感活动实时开展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当前我国总体流感活动属于上升阶段,甲型H3N2亚型占比超过95%,有少量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同期流行。据介绍,全国流感总体处于中流行水平,各省份的流行强度有所区别,有23个省份处于中流行水平,其他省份处于低流行水平,大致来看,南方省份流感活动高于北方。

彭质斌11月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建议公众采取“疫苗+卫生习惯”双防线策略:一是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从而减少感染、发病以及发生重症的风险。二是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之后,或者是回到家的第一时间要进行洗手,也要注意使用具有消毒作用的纸湿巾去擦拭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部位;还有就是科学佩戴口罩;要注意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避免用手去接触口、鼻、眼这些黏膜部位;另外要注意居室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三是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这样的流感样症状的话,或者是已经诊断为流感,要尽量减少跟他人接触,同时佩戴口罩,可以避免把疾病传染给他人。四是均衡膳食,保证作息,还有适度运动。
彭质斌强调,对于重点的场所和机构,比如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要加强健康监测,同时要做好环境清洁和通风换气,尤其是学校要做好因病缺课学生的监测和登记,同时也不提倡学生和教职员工带病去上课或者上岗,这样可以避免把疾病引入学校或者是引入班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