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辛圆

据微信公众号“工信微报”周三发布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从强化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拓展消费需求等五个方面提出10项举措。

《方案》提出,2025-2026年,建材行业恢复向好,盈利水平有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26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央视新闻在周三的报道中指出,这次建材稳增长方案的出台,意味着行业政策正式告别单一产能调控模式,迈向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阶段。

在强化行业管理,促进优胜劣汰方面,《方案》首先提到,严格水泥玻璃产能调控。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严禁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转移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水泥企业要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促进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

在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方面,《方案》提到,壮大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支持建材大省“挑大梁”,因地制宜发展先进玻璃、人工晶体、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聚焦先进陶瓷、超硬材料等,持续开展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加快补短板锻长板。

《方案》还提出,培育特色优势资源产业。聚焦石墨、萤石、菱镁矿等关键矿种,培育一批非金属矿产资源特色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生态主导力的企业。

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方面,《方案》特别提出,加快绿色低碳改造。开展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六零”工厂培育行动,发布“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排放、零废弃物排放、零一线员工”的“六零”工厂评价标准,支持企业开展试点改造。

拓展消费需求,激发市场消费潜能方面,《方案》提到,推进绿色建材应用。落实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在政府采购工程项目中提升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力扩围实施家装厨卫“焕新”行动,支持各地将绿色建材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范围,加大陶瓷薄砖、智能马桶、整体卫浴、节能门窗、适老化建材、家用安全防护用品等政策补贴力度。

除上述四个方面,《方案》在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方面提到,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企业海外发展协调工作,加强国际贸易规则、贸易形势、市场研究,引导建材产品、技术、标准、装备、服务协同走出去,指导和帮助企业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政策。

近期,我国陆续推出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下一阶段行业增长目标,并围绕提升供给能力、扩大有效市场、优化发展生态等方面部署一系列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日前联合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2026年,重点行业规模稳中有升,企业经营效益基本稳定,新增长点快速发展。

在此之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等文件也相继发布。

2023年,我国曾推出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这十大行业,这些行业合计规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这些重点行业的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工业赋能效果显著,对稳定工业经济大盘、推动工业质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